一旦藥品被FDA召回,數字日志APP也隨即更新藥品信息。
藥劑師通過FDA的電子日志查看患者處方藥開具情況。
今年,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計劃向全國(指菲律賓)藥店推廣數字日志手機APP。東南亞醫療數據公司mClinica向FDA捐贈了該電子日志技術,只有藥劑師和FDA授權人員才能使用該APP。(推廣新聞:東南亞新創公司mClinica已募集到了630萬美元,用于公司全球擴張。)
Farouk Meralli是公司CEO,他稱,這款APP可以讓藥劑師不再依賴手寫的處方藥開具單,而FDA可以更便捷的獲得公共衛生關鍵數據,幫助他們制定并開展更有效的公共醫療項目。“手寫的處方單對于藥劑師來講確實是一個麻煩,他們首先需要收集全部處方信息,這樣會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文書工作上,反而減少了與患者溝通時間,這就有點本末倒置。而FDA的挑戰在于,作為監管機構,FDA需要管理全國的1萬名藥劑師,他們的工作地點分散在7000座島嶼。”
“所以我們想辦法把處方日志數字化,實現相關數據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時傳遞,實現集中化管理,為FDA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更好地服務于菲律賓人民。”
今年早些時候,FDA和mClinica公司對馬尼拉的56家藥店做了試點應用,發現大多數肺結核病人只購買30粒膠囊,而不是完整療程所需的160至180粒。患者購買抗生素情況也非常相似,根據醫生的醫囑,患者按療程應該共服用21粒,但患者平均只購買了6粒抗生素。“這個實驗讓我們開始明白基礎醫療中類似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情況,比如患者實際服藥情況、療程完成情況或沒有治療情況等。讓我們了解影響肺結核治療的深層因素并想辦法解決它。”Meralli說道。
FDA負責人Nela Charade Puno表示,希望在今年內完成電子日志APP的全面推廣。到目前,他們還在斟酌捐贈相關的一些細節。“現在還只是此項目的第一步,必須按著合理、合法的步驟來操作。這是捐贈,我們不能不管不顧的往前推。”
打擊山寨藥品,協助救援團隊
一旦發生藥品召回,FDA電子日志APP將給藥劑師發送實時警告。“APP的另一個優勢就是讓我們了解山寨藥品,確保正規藥品的供應鏈在整個菲律賓境內的安全。我們監測假冒藥品的派送網絡并進行取締,保證正規藥品渠道的安全可靠。”Meralli說。
Puno補充說,電子日志APP可以在災情中幫助政府。利用APP,可以更方便地知道哪家藥店有所需藥品的庫存。“災情中,救助人員可以通過APP及時了解哪些區域和藥店可以領用抗生素或其他救命藥,危機情況發生時,施救人員也可以使用這些信息。”
對FDA首席技術創新官Paulo Martin Santos而言,電子日志可以為菲律賓家家戶戶提供準確施藥。“簡言之,每個人都可以買到剛好需要的藥品,從而促進社區公眾衛生。我們保護藥品的供應鏈(物流過程),從藥店到消費者手中的每一環節都需要一一把關。如果消費者從未注冊的藥店中購買藥品,我們應該保護患者不要從不正規的渠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