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研究人員將使用安裝在平板電腦上的移動醫療APP來確定是否視頻錄制可以有效評估平板電腦用戶的心房顫動(AF)。
紐約的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一個移動醫療項目,以確定具有嵌入式視頻錄像APP的平板電腦是否可以檢測到心房顫動。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機構價值200萬美元的資助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RIT)和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RUMC)的工程師和臨床醫師團隊正在對260名患者進行移動醫療APP測試。
該研究將集中探索APP中的視頻算法是否可以秘密地評估平板電腦使用者的心房顫動。同時,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用戶還將佩戴心電圖(ECG)補片,以便研究人員可以對兩個感測平臺的效果作出相應比較。
生物醫學工程師Jean Philippe Couderc是UR心臟研究后續計劃實驗室的助理主任,同時也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他在一次新聞稿中說道:“我們的技術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除了用戶的日常行為,比如在平板電腦上購物,查看圖片,閱讀任何他們喜歡的內容等,用戶不需要采取任何其他的行動。如果您有患AF的風險,您只需要將該APP裝在您的平板電腦或者手機上,就不用再擔心它了。”
心房顫動是最為常見的心率異常癥狀,它所導致的腦中風病例占所有腦中風病例的三分之一。到目前為止,大部分針對心房顫動的移動醫療研究關注點都集中在從昂貴的醫院測試和繁瑣的監視器轉移到無線補丁和可穿戴式應用,比如智慧表。
盡管在每年的例行體檢中,心房顫動很難被檢測到,但是,對每天可以使用ECG的醫生來說,他們有更大的可能在發生腦中風之前發現病情并進行及時治療。
多倫多大學教授David Gladstone在2014年告訴“紐約時報”:“如果能夠檢測到更多的心房顫動患者,那么更多的患者將可以接受適當的卒中預防治療,因此,我們就有希望避免更多的中風,死亡,殘疾和癡呆。”David Gladstone同時也是一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該研究發現,與住院患者的24小時時間窗相比,他們的心房顫動被診斷為是定期檢測30天的患者的五倍。
雖然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使得患者積極參與檢測,但是RIT/RUMC將研究數字健康技術是否可以獨立于用戶參與來獲取生物識別數據。
Gill Tsouri是凱特格列森工程學院的電氣工程副教授,他正在進行視頻系統算法和APP的研究。他在新聞稿中說道:“我們的研究已經表明,RIT開發的技術是足夠可靠的,是可以用作受控醫院環境中臨床工具的。我們現在的目的就是讓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更加便捷。所有這些的最終目的就是表明它是一種在臨床上可行的方法,這就意味著無需用戶參與即可無縫獲取視頻數據,而這些視頻數據可用于推斷用戶的心臟狀況。”
視頻錄制APP將被安裝在平板電腦中,并且在用戶使用電腦時在后臺無縫運行。在此期間,該軟件將記錄用戶的心律。
研究人員強調,該APP不會取代使用接觸傳感器來測量心臟電活動的EKG/ECG測試,但是可以替換PPG。PPG是一種脈搏體積描記器,可用來照亮皮膚并測量心跳期間血液中的體積變化。
Tsouri說道:“這項技術的優勢在于,它不需要受監控對象的參與,而可以為我們提供大量數據。我們可以從原來的一年監測用戶30秒,到現在的一天監測數個小時。”
他補充道:“這項撥款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支持無聲心房顫動。無聲心房顫動在多年內都沒有被檢測到,但是這是一種很嚴重的情況。因為如果提前知道,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