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來自南加州大學人體計算中心的研究表明:在可穿戴醫療設備領域,智能眼鏡相比較其它可穿戴設備,在患者管理以及改善衛生健康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南加州大學制造出另一種形式的智能眼鏡,并稱移動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將為衛生健康以及病人管理提供一種強有力的模式。
在近期,南加州大學人工計算中心和智能眼鏡開發巨頭VSP Global共同發表了一篇關于一個持續12周的項目的研究報告,該項目對284名經常戴眼鏡的員工進行調查,發現如果佩戴的智能眼鏡可以與及時信息所結合并連接到社交網絡的話,能夠很好的員工活動水平。
該研究還發現,如果慈善事業與獎勵回報掛鉤,將會有更多的患者參與進來。
南加州大學人工計算中心的創始人和執行人,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Leslie Saxon碩士近期在新英格蘭醫學NEJM催化劑通訊雜志中發表的新聞稿稱:“每五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人佩戴健康監測設備,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人去研究如何把這些因素調動起來去提高人們的活動量,整體上參與該研究項目的人員處在一個超重的狀態,這將帶來許多諸如糖尿病、心臟病等等的將康問題,但我們可以開發一款數字教練,通過社交鏈接和App幫助這些參與人員保持他們的平時的活動量甚至增加其在一些地區的活動量。
不久前移動醫療領域就已經把目光投向了高科技智能眼鏡,起初的研究方向是與谷歌眼鏡類似,最近則專注于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平臺,用來幫助患者緩解壓力和痛苦甚至可以判斷一個運動員是否患有腦震蕩。
但是不同于谷歌眼鏡和其他廠商將市場重點放在臨床患者上,Saxon一直把目標瞄準消費者市場。她認為目前由65%的美國人配戴眼鏡,另有19%的美國人佩戴隱形眼鏡,相比于手環或只能手表來說,智能眼鏡佩戴更舒適,有更迷人的外觀。
數字健康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Ahmed Albaiti在此之前接受的一次采訪中表示:“智能眼鏡比智能手表更加流行,很多人已經開始佩戴它們了。而且從雙手手腕處還有很多信息可以挖掘(在醫療監控領域)。
Saxon和她的團隊通過研究發現,當項目參與人員使用智能數字教練,其每天運動的步數會增加25%。如果用戶能夠通過社交網站分享結果,并給予一些激勵的話(或者說一些廢話),每日運動步數也會增加。
在運動動機這一方面,Saxon和她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他們將慈善捐助包含到運動計劃中,用戶會提高他們的日常活動量,例如在VSP公司所組織的“眼睛的希望”活動,為那些急需眼鏡的人籌集善款。
南加州大學戰略與效績科學研究所首席設計師Glenn Fox 博士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到不前為止雖然我們完全肯定我們已經破解了影響人類身體鍛煉的長期激勵因素,但是我們已經了解了大量關于數字智能提示、社會支持、慈善事業、年齡、生活滿意度等最影響我們參與運動的激勵因素,現在我們知道這些因素都是激勵人們健身的關鍵,值得進一步的調查。
Saxon和她的團隊則看到了智能眼鏡的廣闊前景。根據Juniper研究機構的報告指出,智能眼鏡市場應該在未來的消費者市場持續增長,預計在2021年能占據11%的市場份額。
目前而言,仍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便是將該計劃納入到公民社區醫療保健提供中去。兩位來自Saxon研究小組的研究搭檔說智能眼鏡結合健康指導能夠切實臨床醫療的發展,特別是一項研究表明在2050年之前可以將智能眼鏡應用于視力障礙和失明中。
南加州大學洛斯基眼科研究所眼部護理團隊的領頭人Gloria Chiu指出:“屈光不正和無法矯正的視力障礙與一些人群的自我評估的健康狀況差和心理健康狀況差異正相關。
洛斯基眼科研究所主任,公共醫學碩士Rohit Varma和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院長補充道:“如果我們可以通過使用數字工具(如智能眼鏡)來解決無法矯正的視力障礙,同時鼓勵更健康的行為,這就是我們設想并希望鼓勵的未來。
有些人預見到超出眼睛用途的智能眼鏡。
來自VSB公司商店項目組的Jay Sales在去年的采訪中表示:“眼鏡是人類佩戴的少數接近所有五官的物件之一,但是目前還沒有完全了解通過眼睛或者眼睛護理可以獲得多少信息,是否能夠通過眼鏡直接獲得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的信息
“畢竟,人的眼睛緊挨著大腦。”Albaiti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