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愛立信公司堅信2020年將是5G通信向醫療業務滲透的標志之年。周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披露的5G研究報告稱,愛立信公司稱5G通信將是“改變游戲規則的重要參與人。”
繼3G和4G之后,5G通信是無線移動標準的新一代演變。愛立信公司中西歐區域網絡產品負責人Hanna Maurer Sibley稱,5G通信在未來的“網絡社區”中,扮演重要角色,將重新制定游戲規則。
標題為‘5G通信在醫療轉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的愛立信專題報告,根據對4500名手機用戶以及900名來自德、日、韓、英、美等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的調查研究而成。報告中提出的三大關鍵預測,分別是:醫療服務分散化、患者數據集中化以及可佩戴儀器和遠程治療的普遍化。據研究報告,39%的慢性病患者相比面對面門診更喜歡在線問診,62%受訪者認為可佩戴儀器有利于人們自身健康管理。報告發現,61%患者認為,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機器人手術存在風險。
報告中披露了倫敦國王學院通過5G技術進行遠程機器人手術的研究結果,醫生帶上觸覺感應手套,通過5G技術對機器手臂進行實時操作。然而,受訪者還是有諸多疑問,比如5G技術何時才會成熟?英國社保體系(NHS)什么時候才能真正應用該技術?該技術安全性如何?以及英國社保體系是否有利于該技術的發展等。公眾也對一些問題深感擔憂,主要有英國社保體系是否允許未成熟的技術得到應用、人工智能問題等。
國王學院的機器人手術和泌尿系統創新學科教授兼NHS基金信托醫院泌尿外科名譽顧問ProkarDasgupta教授強調,安全性是技術的首要問題。“我們反復強調,信息安全對于醫療服務就是重中之重。首先,我們自身要做到沒有任何信息泄露,其次,我們要防范黑客。”上個月發生的針對NHS系統的網絡攻擊又一次把網絡安全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Dasgupta介紹說5G技術的優勢在于‘高速、低延遲、價格便宜’。“我對5G技術前景樂觀,它必然會推動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他接著說,盡管該技術在2020年左右成型,但普遍應用還需要再過幾年的時間。
Maria Lema是國王學院遠程通信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她參與了該技術的研發過程。她介紹說,通過該技術,人人可以享受更民主化的醫療服務,人人有機會接收最好的醫療服務,而不受地域的限制。“前景讓人感到興奮,未來的解決方案就是5G。”
從左到右:愛立信的Hanna Maurer Sibley、 Vishnu Singh、國王學院的Maria Lema、Hongbin Liu、ProkarDasgup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