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移動醫療在醫院的應用

    移動醫療在醫院的應用

    吳慶斌:我看了一下我們今天的論壇,只有我一個人是來自醫院的,所以我還是有一點誠惶誠恐的。為什么我這個題目在出那個版本的時候還沒有出來呢?因為我是受廣東省醫院協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李曉華主委的委托,代替他來講這個題目的,因為他今天要參加我們省協會的主委會,他沒有空過來。但是他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就是這本書,我們是2015年的時候,我們20多位專家一起來撰寫的,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時間來寫這本書,叫《移動醫療技術與應用》。送給這個會議200本,在我們的3樓上電梯的地方可以領取。

    移動醫療在醫院的應用-智醫療網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院網絡信息主任吳慶斌? 第七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演講現場圖

    我今天的內容有三個

    第一,介紹一下我們醫院,我們醫院整體的情況,就是有1800多張床位,有兩個院區,4個門診,年收入去年有18個億。

    然后我們進入主題,我們醫院應用的情況,我們分幾個部分。一個是面向患者的,移動醫療應用檢測的歷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我們20137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推出了全省首家具有金融支付功能的門診全流程的手機APP應用,包括我們現在的移動掛號,移動的繳費,以及查報告。還有當時我們也是比較首創的一個,可以在實時查看我們的候診隊列,但是現在已經成了標配了,各個醫院都有了。

    2014年的時候,就7月份的時候,微信支付推出來的時候,我們就率先的推出了我們的首家支持門診全流程業務的微信公眾號。到了同年的11月份,支付寶未來醫院也找到我們說,也要做相關的醫保托卡支付的應用。他們當時號稱是全國首家醫保的托卡支付,我們解決了門診統籌部分的醫保支付。

    20158月份的時候,我們推出了銀聯的。這三大家,全部都到齊了。銀聯也推出了他們一城通的APP。到了2016年和今年,之前是圍繞著移動支付的應用,但是我們到了2016年的時候,我們就進入診療業務里面的,我們推出了互聯網醫院。在互聯網醫院可以做健康管理,可以做網絡問診,甚至云醫院號稱可以做藥品配送的,但是現在藥品配送由于物流的問題,還是有一點問題,沒有完全用起來。

    今年我們只做了一個小小的改進,做了現在比較火的,被動的掃碼支付,在線下掃二維碼支付。這個量是突飛猛進,一個月就占了230%的量。我們的效果就是獲得了2015年省內的群眾滿意度的排名,在市內排名第二。在2016年三甲醫院網絡掛號便民的排名是第二。

    因為我們醫院的門診非常小,6年前我們的門診量是3000,但是現在我們的門診量已經突破了5000。但是我們所有的收費窗口,還有相關的服務人員是沒有增加的。而排隊的現象確在減少,就說明我們的移動支付,我們相關移動的業務緩解了我們醫院的壓力。

    這是一個簡單的測算,剛剛說了患者大部分的應用就是移動支付相關的。但是從2009年開始,也對專科的慢性病做了一些嘗試。我們從2009年開始就利用了傳統互聯網網站的形式,對糖尿病的病人進行宣教,以及記錄他血糖的信息。到了2014年的時候,我們就和糖大夫推出了互聯網+糖尿病管理的平臺,我們就可以利用血糖儀,是可以實時傳輸設備的。還有其他的穿戴設備,就像手環之類的,對病人進行一些管理。已經有1000多名糖尿病患者,在我們的平臺上使用。

    大家都提到了,我們也在做血壓監護的服務,也是在我們互聯網的平臺上去使用。而我們剛剛心電的檢測平臺,本來我想放上去的,但是我看到是移動醫療的話,可能有一些不一樣。但是我看了一下還是要講一講,我們的心電也是覆蓋了200多個社區,也是這個模式。有iHoiter,有普通心電圖的基因,部署到社區上面,然后他們把圖傳上來,我們心內科和心電圖室的醫生對他出具相關的報告,做一些預警。

    我們剛剛說的是面向患者的,而我們現在面向醫護人員的移動應用情況也有,我們分為院內和院外兩個。院外首先有我們醫護的APP,還有我們的微信企業號,以及移動的OA。院內我們有,大家最常見的,就是醫生工作站,就是移動查房。還有移動的,護士的工作站。

    我們特別講一下我們的醫護APP,就是我們互聯網醫院的醫生端和護士端,等于把患者端那邊的數據定向呈現在我們醫生的界面上面,還有護士的界面,對相關的患者進行監護,進行干預,或者是問診。我們內部的應用,我們是用ipad和推車進行醫生的查房,護士也是用推車加上PDA,或者我們叫小的Ipad,去做相關最后的操作,以及一些文書的錄入。

    接下來我們想分享一下我們的一些經驗,首先我們要做這么多東西的話,首先我們的基礎要打好。院內的一些系統,還有一些基礎設備要打好。但是最重要觀念要更新,如果還是純粹把傳統的流程去把它變成移動化的,這個肯定是行不通的。

    還有數據也要整合,這個數據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我們本身的數據,標準化的整合,各個系統的數據要合并在一起,要有一個有機的整體。第二種,我們數據相關讀取的服務,我們的方式要變成SOA的,就是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這樣才能變成移動化。

    還有流程需要改造,院內的流程必須改變才能適應我們移動的應用。比如說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以前收費的時候,是病人要到收費窗口去繳費,然后他蓋了一個章。在那個單上,到了相關的檢查科室,才去認收費單,才去做檢查檢驗。那現在移動支付之后,沒有這個章了,那怎么認呢?以前很多醫院也在問我們,那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要改。在各個執行的地方,要有電腦相關的處理、提示。還有我們的改進,一定要不斷持續的改進。因為問題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要不斷的跟蹤,不斷的去改,去優化。

    還有我們要重點說一下,就是移動支付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多問題很多麻煩。

    第一個,銀行的利益的捆綁。我們醫院有4個銀行,如果是別的銀行,沒有這個賬戶的銀行根本進不來。然后大家要分,我們要上微信的時候,找農行。問他來不來,他說來。如果我們找廣州銀行,收單行是廣州銀行的話,他就說要考慮一下。因為他本身已經有poss機了,他也不想再去投更多的設備或者是資源。然后我們上支付寶的時候,又找另外一個銀行,就是建行,他說也想來。很多賬號,包括銀聯的,也是不斷的在改變。導致有很多的賬號,不斷的賬在不同銀行的賬去流轉,導致財務科的對賬就非常的痛苦。我們現在還出現了微信的財付通賬號綁了3個銀行,因為他是從不同渠道來的,一個可能是衛生局的平臺制定要這個銀行。另外從掃碼付那邊來的,又說要這個銀行,這種就是不斷在折騰。

    第二個,醫保支付的問題。我們打通了統籌部分,但是醫保卡里面的問題,不能在線上刷醫保卡的錢,這導致我們很多病人就沒有辦法完成整個移動支付的閉環。因為最后他還是想用他醫保卡里面的錢,他只能選擇線下去刷poss機。這可能是廣州的特色,因為廣州醫保卡的賬是實賬,他是把錢打到醫保卡的銀行里面的,你要去扣款的話,必須走銀聯的通道,而且醫保那邊要提供白名單,這種就非常的麻煩。現在我們也正在解決。

    第三個,還有很多異常的情況,因為網絡不是有線那么穩定,所以導致很多有這個通訊的時候會丟包。最簡單的一個過程,我掛號,我選擇支付。但是微信已經扣款了,最后寫的時候又沒有寫成功,這樣等于是扣款成功了,但是我們的掛號是失敗的。這樣的話,要怎么去處理。很多異常的問題,這只是一個例子。這要做很多不斷的輪詢,不斷的糾錯,還有后面補救的措施做很多事情,這樣患者的體驗才會好。

    第四個,安全的問題。這是永恒的話題,首先我們患者隱私保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前幾天我同時接待了幾個公司,他們要跟我們做一些健康管理的,包括剛剛糖尿病的,他們想更進一步,把醫生端推到互聯網上,這樣醫生在家里面就可以看廣州的病人,但是前提他要看到這個病人病例的數據,住院的病例。這個絕對是不同意的,因為我怕我一放到云端去,萬一給黑客入侵了,這個數據就會暴露出去,所以現在還在商量怎么去做。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我們現在還發現一個問題是什么?APP現在可以查檢驗報告、檢查報告。前兩個月發現,有一個連接,有一個IP不斷在輪詢我查檢驗報告的接口,他一秒鐘查很多次,后面我們懷疑他在抽我的數據,他可能用某種便利的方式去把我的檢驗的結果抽出來。那我們現在又馬上做一些限制,比如說一分鐘只能給他查多少次,還有其他的。我們昨天還討論,這種方式可能還是不行,可能還是要做一個驗證。患者發起了查詢請求的時候,要他去驗證,我們發一個令牌給他,或者發一個密碼給他,他再去確認的時候,醫生才能看到,或者是他自己才能看到,這個都是很多細節的問題。

    院內的應用呢,就有這幾個問題。

    第一個,院內無線網絡也是不穩定的,經常拿著PDA走著走著,在那個地方就斷線了。但是你拿著筆記本和Ipad就不斷線,有可能是PDA本身的網卡或者是天線的問題,還是比較弱的。這個要做一些調優,不斷的調適。

    第二個,終端的種類要與應用匹配的。你的PDA,你只能做一些常見的操作,你不要希望他做一些錄入,或者是病例,或者是文書的東西。但是我們有一些護士就不理解,為什么我不能在手機上直接錄入相關的東西?我們就說你這個界面太小了,你不如用推車,這個還要不斷去商量。

    第三個,用戶執行依從性不高。這個什么意思呢?我們說的要做閉環,你要記錄抽血時間,或者是記錄輸液時間。但是我們看了一下,很多護士就不愿意操作,因為很麻煩。一個很細節的東西,你手上有腕帶,那個病人有可能在你給他換瓶的時候,這個病人在睡覺,他的手側著呢,手在那一頭的話,護士不可能把他手抽出來再去掃一下碼,這個是很麻煩的。所以有很多細節導致操作不會百分之百去覆蓋,如果你用強行壓制或者是其他績效考核,其實這個效果也不好。

    所以我們想是不是要有自動化的操作,比如說我們的腕帶不要用二維碼,我們用FID呀,直接可以短距離的感應。或者是更簡單的,用秤,用什么重力感應這種方式去做,或者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能不能去做一些預測,或者是什么的。就當他是操作了,或者從不同的數據來源去計算出來。

    第四個,剛才也有一個問題,院內的應用互聯網化。像我們的復合中心,我們廣州市復合中心是非常出名的,現在醫生內部的查房,護士的操作都在用互聯網上用4G的方式去操作,但是這個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就是安全的問題。你怎么能夠保證這個數據不被泄露,不被攻擊。有時候攻擊不是顯性的,他有可能在偷偷拿你的數據,但是你完全不知道。有可能拿了你一年的數據,你都不知道,這個是很可怕的。我就已經講完了,謝謝!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