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醫聯體建設利好頻傳 互聯網醫療格局生變

    醫聯體建設利好頻傳 互聯網醫療格局生變

    對于參與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的各級政府、醫院和醫療企業而言,剛剛過去的四月,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市場期盼的“春天”正在到來。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曾明確提出,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

    繼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 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醫聯體建設利好頻傳  互聯網醫療格局生變-智醫療網

    醫聯體新政出臺 或將誕生萬億級新市場

    較之前略有不同的是,此次《意見》明確指出,不僅包括所有三級醫院,所有二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參與醫聯體。明確了醫聯體建設對我國醫療改革的重要作用,并對試點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而在上月落地的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政策,進一步掃除了醫聯體建設路上的巨大障礙。有分析人士指出,從以往經驗來看,政策的連續出臺,往往預示著改革的勢在必行。而此次醫聯體的建設,可以說覆蓋全國自上而下的各類公辦醫療機構,一旦全面啟動,意味著又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就此誕生。而那些深耕醫院間醫療協作業務的企業,將因此迎來一波高速發展期。

    業內人士表示,前兩年爆紅一時的互聯網大健康產業如曇花一現,其未能成勢的原因,在于“始終未能突破醫院的高墻,而只是逡巡在周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更無法徹底改變醫療資源分配的效率問題。隨著《意見》頒行,醫聯體建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率先參與其中的企業也將迎來廣闊商機。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勢必要回歸到醫療的本質。以實體建設為依托打造增值服務,將成為互聯網醫療長期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

    先行企業在市場角逐中擁有更多機會

    《意見》將醫聯體建設定性為“深化醫改的重要步驟和制度創新”,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明確醫聯體建設的重大意義。細細品味,國家對于醫聯體建設寄予厚望,視其為加速基層醫療建設、平衡醫療資源的必由之路,重視程度不可謂不大。

    而在政策下達之前,一些為數不多的企業早已先于市場,開始醫聯體建設的探索之路。以心醫國際為例,過去幾年間,其醫聯體遠程協作體系已覆蓋全國31省4000多家醫院。2016年,心醫國際深入發力醫聯體建設,助力建設省級平臺醫聯體;市縣鄉模式醫聯體;腫瘤、骨科、婦兒、呼吸等專科醫聯體、醫教研醫聯體等多種形式的90多個醫聯體項目。

    前述分析人士指出,醫聯體分級診療協作平臺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包括信息系統、會診系統、服務系統、管理系統等在內一系列工作,對參與其中的企業要求極高。而這正是未來互聯網醫療所必備的基礎建設,由此互聯網才能真正突破醫院之間的圍欄,使互聯網和醫療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這才代表著互聯網醫療未來的方向所在。

    在互聯網走向實體的今天,互聯網和實體的每一次融合,都會創造出一個新的投資熱點。這一次,醫療健康產業因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正成為新的投資風口。新政策的頻頻出臺,使得心醫國際這類以實體為依托的企業獲得了先發布局的優勢。隨著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紛紛介入,互聯網醫療將成為最有可能誕生新一代BAT的領域之一;而與傳統BAT最大的不同在于,新一代的巨頭們將天生攜帶更濃重的實體基因。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