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移動健康/醫療的概念伴隨而生的可穿戴設備在現實生活中已經不是陌生事物,但可穿戴設備也面臨同質化嚴重、標準缺失等問題,比如各類計步的腕表充斥市場,令人眼花繚亂。“未來的穿戴設備一定是超級智能,只有做到‘五性五化’,才能真正流行起來。”中科院健康信息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元亭在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年會上如是說。
(圖為中科院健康信息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元亭)
張元亭所說的“五性五化”包括安全性、無擾性、個體性、高效性、魯棒性(系統的健壯性)、小型化、智慧化、網絡化、數字化、標準化,這十個關鍵詞的英文首字母組合在一起是“SUPER MINDS”,張元亭稱之為“超級智能”。
醫療設備,尤其是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與移動健康并駕齊驅,它們共同促使人們從生病后被動地接受治療轉變為預防疾病,這是對傳統醫療模式的顛覆。而恰恰因為醫療行業的特殊性,不是隨便某個設備都稱得上可穿戴。
張元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心血管疾病的致殘率非常大,66%冠心病發作發生在醫院之外。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影響就是高血壓。傳統血壓計大都是袖帶式,可穿戴時代開始出現可穿戴無袖帶血壓檢測設備。“這種設備一定要做到小型化,注重低功率、低功耗和低噪聲等方面的設計。”張元亭說。
標準化決定了可穿戴設備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性。張元亭介紹,目前世界上已經推出了第一個可穿戴無袖帶血壓測量儀國際標準,在國際上形成比較大的影響力。美國、印度的廠商已經開始利用這個標準申請認證,“希望國內加快腳步”。
此外,張元亭還提到無擾性,“每個人不想穿硬的東西,因為活動各方面對身體不舒服,所以要求使用柔性電子學做可穿戴設備,不影響被監測人的正常生活。”根據現在的生物電子技術,張元亭預測,未來醫生可能給患者一盒創口貼性質的東西,這可能是無袖帶血壓測量設備的發展方向。
無論是小型化還是安全性,這些要求的目的都是實現可穿戴設備本身性能的良好,但要通過監測身體數據實現疾病早期預測的目標,還需要設備之外的很多努力。張元亭及其團隊也在思考各項數據如何聚合,誰來提供數據分析等問題。(轉: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