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四川南充市:智慧醫療 遠程會診專家咫尺“把脈”

    四川南充市:智慧醫療 遠程會診專家咫尺“把脈”

    “南充市臨床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已與全市52家中心衛生院、26家民營醫療機構聯網, 醫學影像診斷延伸至基層醫療機構。”昨(24)日,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母其文告訴記者,這樣醫生能遠程為病人“把脈”,邊遠山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家號”。

    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我市正建設以省、市三級甲等醫院為龍頭,覆蓋縣、鄉兩級醫療機構的遠程會診系統,到2020年,逐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預約、遠程監護、遠程影像等。

    摩托側翻 村民全身多處受傷

    10月23日早上, 大雨時斷時續,路面積水, 變得濕滑。 要將家中喂養的土雞送往縣城一家餐館, 蓬安縣徐家鎮村民鄧某等不到雨停, 就騎上摩托車出了家門。

    “嘩!”雨點又灑了下來。雨霧蒸騰,鄧某看不清路面,在轉彎處操作失誤,導致摩托車側翻倒地。鄧某正面著地,幾個翻滾,倒在了路邊。疼痛難忍的他咬著牙站了起來,坐在路邊歇了一陣子,自我感覺傷勢不重,扶起摩托車,又繼續出發。

    當天晚上,胸腿多處擦傷、周身疼痛的鄧某難以站立,在家人的攙扶下,去到離家不遠的徐家中心衛生院照片檢查, 以便進一步治療。

    家門口檢查 專家遠程“把脈”

    在對鄧某進行X線照片檢查后, 徐家中心衛生院醫生將數字化X線攝影(CR)圖像數據上傳至南充市臨床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南充市臨床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生劉茜茜及時書寫了鄧某的影像診斷結果。“右側第7肋骨后支骨折,左鎖骨中段骨折,左髖關節未見明顯錯移位骨折征象。”CT室主任、 副主任醫師蔣世明仔細審核CR片后,簽署了影像診斷結果。

    10月24日上午,記者前往南充市臨床醫學影像診斷中心, 看到CT室副主任、主任醫師何孔明正在簽審儀隴縣復興中心衛生院上傳的一份CR圖像數據。

    “南充市臨床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是以醫學影像診斷業務為核心的醫療協同服務模式。” 主持建設該中心的是市中心醫院副院長、高級研究科學家母其文, 他告訴記者, 中心于2013年5月正式上線運行, 迄今已聯通了南充市三區六縣(市)的52家中心衛生院、26家民營醫療機構, 日均上傳和診斷影像360張,醫學影像診斷觸覺已延伸至基層醫療機構,78家基層醫療機構輻射的區域, 這讓南充很多邊遠山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家號”的醫療服務。

    “截至2016年9月末,已為32.3萬人次基層就診病人診斷影像47萬多張。”該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張福洲補充介紹,中心有8名專家, 其中4名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醫生書寫診斷結果后,會有一名專家審核,實行雙簽審核制。

    遠程會診 逐步覆蓋全市縣鄉

    母其文介紹, 南充市臨床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建立后, 通過信息共享和集中診斷,均衡了我市醫療資源,減少基層醫院醫療缺陷、避免重復醫療;引導居民當地就醫,助推分級醫療、降低醫保負擔;居民也切實得到實惠, 偏遠地區當地就診,醫療費用降低,并增加了醫保報銷比例的基礎上, 享受到三甲醫院優質的醫療服務。

    市衛計委醫政藥政科科長楊志鳶告訴記者,我市以市中心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為依托,積極整合資源,推行集中診斷模式, 建立覆蓋全市基層醫療機構的區域影像集中診斷中心和區域心電集中診斷中心,區域病理診斷中心、檢驗檢測中心、消毒供應中心正在加快建設。同時,我市還組建了以市中心醫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為龍頭的兩大醫療集團和12個縣鄉醫療聯合體。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市還將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 重點加快基層信息系統建設,完成與市級信息平臺的對接,實現衛生資源的共享。楊志鳶說,目前,我市正在建設以省、市三級甲等醫院為龍頭,覆蓋100%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遠程會診系統,各縣(市、區)逐步建設覆蓋各鄉鎮的遠程醫療和集中診斷系統,到2020年,逐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預約、遠程監護、遠程影像及病理診斷、遠程教育、遠程信息共享等遠程醫學活動。

    來源:南充晚報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