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網絡
“我們科現在有1臺無創呼吸機,1臺有創呼吸機,這大大提高了醫院就診危重急癥患者的能力。”普陀對口幫扶云南東川的援滇醫生,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悅,來到東川人民醫院已兩月有余。作為醫院的副院長,張悅肩上擔著沉甸甸的重任,分管急診、門診、康復科、腎內科、內分泌科、設備科等科室。剛來報到,他就一頭扎進一線科室,深入了解科室情況,全力為科室解難。
“剛來東川人民醫院急診科時,這里的條件還比較簡陋。”張悅坦言,硬件是醫院發展的基礎,而急診科僅有兩臺最簡單的臨時轉運呼吸機,就連除顫儀也是最低配置。
升級硬件刻不容緩,張悅深知,緊急情況之下,單靠醫護的技術是遠遠不夠的,硬件設備必須跟上。他馬不停蹄打報告申請采購,維修老舊的呼吸機……最后在醫院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幫助下,急診室終于有了臺有創呼吸機。
“有了呼吸機,就能為嚴重呼吸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搶救和治療提供有力保障,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各類危重疾病搶救的成功率。”張悅激動地說,新機器一來,整個科室都沸騰了,不少醫護都圍著機器“參觀”。張悅趁熱打鐵,組織了全科室的新機培訓班,科普有創呼吸機和無創呼吸機的規范操作。從開關機到濕化瓶的使用,從不同呼吸機呼吸參數設定到各種報警的原理以及處理方法,經過張悅的系統培訓,醫院的急診醫護人員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能。
除了提升硬件,張悅還積極推進新技術、新項目的落地,通過援滇醫生帶教當地醫生,切實提高當地的醫療能級。“近期,我們腎臟科完成了東川首例半永久管置入術。為一例血管動靜脈瘤合并感染患者實施了‘左側血管通路取栓+動靜脈內瘺重建+假性血管瘤摘除+遠端橈動脈端端吻合術’。開展了一項新型的血液凈化技術-CRRT床旁連續腎臟替代治療。”說起兩個多月的援滇工作成效,張悅如數家珍。
了解到東川當地血透患者較多,血透患者需要花費四個小時往返昆明進行血透管置入術,同期援滇的區人民醫院腎內科夏洪醫生,積極投身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療與搶救中。
前不久,一位慢性腎衰竭長期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因惡心頭昏入院。隔天,患者左前臂造瘺唯一血管震顫消失,左前臂動靜脈內瘺血栓,血管通路阻塞,無法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病情危重。夏洪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患者出現動靜脈內瘺瘤體,因瘤體過大,接近內瘺吻合口,壓力極高,手術大出血風險高,血管縫合難度較大,并且要血管塑型。為保障術中安全及術后內瘺功能完好,腎臟病科、創傷中心經過討論后制定手術方案及術中并發癥尤其是大出血時的應急對策,接著,張悅、夏洪與當地醫生合作,成功為患者在局麻下行左側血管通路取栓+動靜脈內瘺重建+假性血管瘤摘除+遠端橈動脈端端吻合術。
“醫院未來還將聯動更多的專家,為當地百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張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