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資訊 | 北京協和醫院日間診療不斷升級擴容

    資訊 | 北京協和醫院日間診療不斷升級擴容

    2023-09-26 業界 劉婷
    資訊 | 北京協和醫院日間診療不斷升級擴容已關閉評論

      不用排隊等床,神經科免疫性疾病患者靜脈注射后當天就可以回家;全麻肺結節手術僅耗時半小時左右,復查胸片正常當天就能出院……北京協和醫院日間病房、日間手術不斷優化流程,持續升級擴容,優質醫療資源利用率和可及性的提升讓更多患者受益。

      9月15日13時30分,北京協和醫院東單院區門診二層治療室迎來了神經科日間病房的首位患者。21歲的醫學生小吳去年11月底突發肢體抽搐,伴有意識喪失,持續1分鐘后癥狀緩解,但醒來后不認識人,緊急就診于協和急診,初步診斷為抗NMDA受體腦炎。因持續癲癇狀態,她被轉入搶救室治療,考慮卵巢畸胎瘤是致病的“幕后元兇”,所以進行了卵巢畸胎瘤剔除術。

      “緊急治療后轉到了神經科病房,但當時病情依然危急,中途轉入MICU行氣管切開術。到了2月底,神清語利,四肢肌張力正常,病情平穩后出院了。”神經科副主任關鴻志表示,抗NMDA受體腦炎是自身免疫性腦炎主要類型,屬于罕見的神經免疫病,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該病的免疫治療方案較為成熟,常規是每半年靜脈滴注一次生物制劑。4個小時后,小吳走出了診區,“日間病房確實挺方便的”。

    資訊 | 北京協和醫院日間診療不斷升級擴容-智醫療網

    神經科范思遠醫師、蘇寧醫師與護士核對完醫囑后,確定輸液速度和時間

      出于單抗類生物制劑周期性給藥的需求,神經科探索采取日間診療模式。“神經科有一大類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腦炎、視神經脊髓炎、重癥肌無力等,需要周期性使用單抗類生物制劑,以靜脈注射為主。在充分考慮安全性的基礎上,我們嘗試啟動日間病房,縮短患者排床時間,提高床位使用效率。”神經科主任朱以誠表示,下一步還將完善流程,覆蓋更多適用疾病。

      除了神經科免疫性疾病,東單院區門診二層治療室還接收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血液內科等相關腫瘤化療患者在此“日進日出”。與此同時,西單院區也在持續擴容日間手術患者群。

      日前,在西單院區的日間醫療中心,胸外科為張女士行全麻胸外手術,耗時32分鐘。胸外科結合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通過術前改善患者營養結構、縮短禁食水時間,術中縮小手術切口、減少引流管使用,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充分鎮痛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康復訓練,實現了術后肺部臟器功能的快速恢復。

    資訊 | 北京協和醫院日間診療不斷升級擴容-智醫療網

    左:胸外科主任李單青團隊正在進行肺結節手術;右:西單院區日間醫療中心團隊

      胸外科主任李單青表示,對于高風險的胸外科手術,開展日間手術更需多學科團隊的協作配合,“這對于手術技術、設備配置、麻醉及護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時也給予患者創傷小、功能損失小、風險小的治療體驗,也為科室發展提供了新空間新動能。”

      乳腺外科副主任、西單院區日間醫療中心負責人沈松杰介紹,中心目前已有14個科室入駐,覆蓋130個病種,三四級手術占比達85%,年完成手術約1萬臺次。截至今年8月,中心已累計收治患者7264人次。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