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湖南日報
前不久,在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印發的《湖南省鄉村醫生等級評定試點工作方案》中,韶山市入選鄉村醫生等級評定試點。這為該市如何打造一支“留得住”的村醫隊伍,保障農村居民就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關乎民生福祉,關乎群眾最切身的利益。近年來,韶山市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聚焦民生關切,重點從規范村衛生室建設、健全村醫待遇保障、提升村醫服務能力、開通使用門診統籌醫保定點等多個方面精準發力,實施了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舉措,著力構建符合韶山實際、優質高效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奮力開創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規范建設要求,提升村衛生室硬實力
“大變樣了!像一些年紀大的村民,跑到市里看病太麻煩,現在有個小病在村衛生室就能解決,衛生室環境好了、設施全了,就醫就在家門口,真是太方便了。”平里村村民感嘆道。
韶山鄉平里村衛生室是韶山市規范村衛生室建設并投入使用的衛生室之一。白墻藍瓦、窗明幾凈,與村委會為一體,周邊有村級文化健身廣場,環境優美舒適。平里村衛生室轄區服務常住人口2523人,為轄區村民提供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等“六位一體”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經過改造后的村衛生室,不但環境煥然一新,且功能區域布局合理、設施完備,大大優化了轄區群眾就醫環境。
村衛生室作為基層醫療機構,是人民群眾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線。2020年,韶山市出臺了《規范村衛生室管理和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由村委提供場地,市財政按10萬元/家的標準,解決村衛生室建設經費,按照“一村(行政村)一室”原則,對村衛生室進行提質優化,2021年韶山市行政村衛生室全部完成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保障“老有所養”,解除村醫后顧之憂
鄉村醫生承擔著農村地區大部分醫療照護責任和公共衛生服務責任,是基層醫療健康的“守門人”。然而,養老保障機制不健全是鄉村醫生的后顧之憂,也是許多年輕村醫離職離崗的重要因素。
2020年,韶山市出臺《鄉村醫生補建補繳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方案》,完成全市在崗和退休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險補建補繳,參保率100%;每年省和韶山市本級按照每家3000元的標準,保障村衛生室運行經費;為村衛生室購買600元/年/家的醫療責任險,切實減輕鄉村醫生執業風險;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的40%和基本藥物補助經費按時足額撥付到村衛生室,據統計,2022年韶山市鄉村醫生人均補助達7萬元。
健全激勵機制,讓鄉村醫生有奔頭
“對村醫開展等級評定,落實激勵措施,不但能讓村醫留得住,還能讓高素質醫衛人才引得進。我市將以鄉村醫生等級評定試點為契機,打造一支看得好病、安得下心、群眾信任滿意的村醫隊伍。”韶山市衛健局局長肖燦輝表示,為做好鄉村醫生等級評定試點工作,衛健、編辦、財政、人社四部門聯合開展實地走訪、調研,組織鄉鎮衛生院相關人員、鄉村醫生代表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出臺了《韶山市鄉村醫生等級評定實施方案》。根據幫老百姓解決多少醫療衛生問題、工作年限、老百姓的滿意度等指標,將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評定為一、二、三級,分級分類給予鄉村醫生工作補貼,并將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面向一級鄉村醫生,定向擇優招聘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納入編制管理。對提升學歷和執業資質的鄉村醫生給予一次性獎勵。
為提升鄉村醫生服務能力,韶山市還將村衛生室納入縣域緊密型健共體一體化管理。安排鄉村醫生定期到市人民醫院參加慢病防治等專題理論培訓,“第一目擊者”急救、中醫適宜技術等實操培訓,到鄉鎮衛生院進行跟班輪訓,強化村醫業務水平。
下一步,韶山市將以信息化建設助推基層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在鄉村兩級建設智慧慢病管理系統、人工智能輔診系統,通過建立移動智能體檢中心、給村醫配備家庭醫生智能隨訪包,實現體檢結果、隨訪數據實時上傳,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基層醫務人員負擔,提升老百姓獲得感。人工智能輔診系統上線后,可根據患者主訴提示基層醫生進行病情問診,指導疾病診斷,防止漏診、誤診,對基層醫生用藥給予指導和預警監管,防止濫用藥物,針對電子病歷進行病歷質控,幫助基層醫生規范和完善病歷書寫,通過信息化建設,給鄉村醫生插上互聯網翅膀,進一步完善居民健康大數據底層建設,快速提升鄉村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