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項目展示 | 醫療風險預警評估模式構建與應用

    項目展示 | 醫療風險預警評估模式構建與應用

    2023-09-13 業界 劉婷
    項目展示 | 醫療風險預警評估模式構建與應用已關閉評論

    第四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由全國 20 多個協會學會相關單位聯合主辦,深化行業影響、提升賽事規模與深度,推進我國智慧醫療創新生態建設與發展。大賽以“賽事、展示、論壇”的模式,探索數據的開放共享和創新應用,進一步挖掘優秀項目,加速產業和人才雙發展。推動智慧醫療、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持續維進智慧醫療創新生態圈發展,為“健康中國”貢獻創新智慧,打造智慧醫療創新的“中國模式”。

     

    項目名稱:醫療風險預警評估模式構建與應用

    參賽單位:國藥同煤總醫院

    聯合參賽單位: 山西衛寧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雕龍科技有限公司

    參賽人員:朱驕鋒

     

    項目起源:醫療衛生服務作為一種高知識密集、高難度、高技術的行業,以其難以規避的高風險性日益成為民生問題的焦點。同時醫患矛盾的日益加劇,醫療機構投訴與糾紛逐年增長,也源于醫療風險的客觀性、不可預測性、疾病本身的復雜性以及新技術、新業務的不斷推廣。

    目前醫療風險的預判多數醫療機構還主要單純依靠醫護人員的臨床經驗來判斷高危患者可能會出現的影響疾病治療或愈后的事件,而醫療風險的發生往往會導致難以挽救的損失,進而影響醫患關系的和諧穩定、醫療機構的信譽和醫院的生存發展。
    醫院醫務科對近十年醫院醫療糾紛以及國內報道的典型醫療糾紛事件進行分析,除外特殊情況,多數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治療經驗不足、影響患者病情變化的高危因素未及時發現等因素有關。經檢索,我國尚缺乏全面、系統的預防醫療風險的權威檢測和預警體系,更沒有相應的數據庫系統及科學的調控系統。鑒于此,醫院組織管理、醫學、技術專家進行共同討論,選擇合理的風險指標,設計研發了醫療風險預警體系。
    痛點、難點:醫療機構急危重癥患者的及時救治率和搶救成功率是一個醫院救治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標,而各醫院往往在急危重癥患者病情變化以及搶救及時性存在一定的問題,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屬的不滿,甚至引起醫療糾紛。

    主要存在問題:
    1、醫患矛盾的日益加劇,醫機構投訴與糾紛逐年增長,很多是源于醫療風險的客觀性、不可預測性、疾病本身的復雜性以及新技術、新業務的不斷推廣。
    2、目前醫療風險的預判多數醫療機構還主要單純依靠醫護人員的臨床經驗來判斷高危患者可能會出現的影響疾病治療或愈后的事件。
    3、醫務人員由于自身原因,導致不能及時了解和處理患者病情變換,導致患者發現醫療不良事件或醫療事故。
    4、醫療技術的特殊性導致信息化技術在醫療風險預警行業發展緩慢,信息手段不能及時更新。
    5、為了加強醫療風險管理,我國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制定了一系列加強醫療風險預警監管的政策,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可操作性不強,很多衛生機構并未有效執行,缺乏執行的監督機制等,目前仍無一套完整、可行的風險預警系統。
    思路、方法:為有效防控醫療風險發生的主觀因素,從醫方角度減少或避免醫療風險的發生,結合醫療風險的特點、種類和成因,以科學的分析方法和BI技術為手段,構建了醫療風險預警評估體系。

    1、統一的技術標準、統一的評價指標、統一的評價體系
    通過BI技術,醫院可以將HIS、LIS、電子病歷、PACS系統、病理、手麻、病案等系統中的業務數據通過數據清洗、轉換形成以病歷及各醫療動作發生時間為中心的臨床病歷索引數據倉,形成風險預警知識庫。
    醫療風險預警模型的構建分為院級、科目兩級,模型對不同評價指標數值分別設置不同的權重系數,根據患者存在的風險指標情況最終合計得出風險評估分數。當達到對應的風險值時,系統會根據風險值顯示不同顏色的預警等級。目前按照需求定義為三級(高危,中危,低危)。
    2、醫療風險預警評估模型指標的確定
    研發工程師與由醫院醫務科、醫患辦公室、相關臨床科室骨干組成12人的專家咨詢組針對實際臨床工作中多見、較常發生的高危醫療風險因素,選擇醫療風險中利用大數據庫可提取的關鍵指標,最終確定方案,構建了初步的數據模型。利用評估模型自動識別病情危重程度,總分值較高者即為需要醫生和醫院管理者重點關注的對象,便于及時采取診療措施,有效降低醫療風險。
    創新點:理論上的創新:目前,我國還沒有預防醫療風險的權威檢測和預警體系,更沒有相應的數據庫系統及科學的調控系統。

    方法上的創新:① 整合住院患者在院診療期間產生的醫療大數據,利用BI技術進行數據挖掘、提取與分析,自動識別,動態顯示住院患者醫療風險指標,實時預警院、科兩級危重患者或高風險患者,并及早干預,保障醫療安全;
    ② 本體系支持院、科兩級醫療風險預警模型的建立,不同級別的模型可滿足院級、科室風險預警工作的需要;
    ③從護士、醫生、科主任、ICU角色,全方位監控高危患者 ④利用圖表的形式可以直觀、清晰的顯示危重患者風險指標的預警情況;
    推廣及意義:1、模型拓展:在院級模型設計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各科目特色監控模型,如兒內專業、神經專業、介入專業等,設計具有專科特點的風險監控指標并應用于各學科專業。

    2、使用范圍拓展:與醫院的醫療聯合體合作,將該風險預警系統“移植”給醫聯體單位,提升醫聯體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協助醫聯體單位實現醫療風險患者的實時預警,保證本區域住院患者的醫療安全。

    項目展示 | 醫療風險預警評估模式構建與應用-智醫療網

    總決賽擬定日程

    項目展示 | 醫療風險預警評估模式構建與應用-智醫療網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