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資訊 | 從共建“健康絲路”到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

    資訊 | 從共建“健康絲路”到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

    2023-09-07 業界 劉婷
    資訊 | 從共建“健康絲路”到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已關閉評論

     

    信息來源:網絡

    2023年既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又是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提出十周年,同時也是中國醫療援非六十周年。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援非醫療隊后,中非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和拓展,可以說,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中非衛生健康合作的目標追求。

    非洲的醫療衛生問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由于貧困、基礎設施落后、人力資源不足等多方原因,非洲是全球醫療衛生狀況最為落后的地區之一,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個體系健全、響應及時、運轉有效的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例如2021年數據顯示,全球估計有2.28億例瘧疾病例,約95%發生在非洲,四個非洲國家占全世界瘧疾死亡總數的一半多,分別為尼日利亞占、剛果(金)、坦桑尼亞占和莫桑比克;結核病患者非洲占世界的23%,在中非共和國、加蓬、萊索托,每10萬人口中有超過500例;此外,非洲還存在諸多其他熱帶傳染病,如拉沙熱、登革熱、河盲癥(盤尾絲蟲病)、血吸蟲病、錐蟲病和麻風病等,這些傳染病在發達國家基本上已被消滅,卻仍在非洲國家盛行。據世衛組織估計,非洲僅有全球3%的衛生工作人員和不到全球1%的財政資源承擔了25%的全球疾病負擔,是世界上疾病負擔最為沉重的地區。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全球宏觀經濟不平衡加劇、南北鴻溝不斷加大,特別是新冠疫情吞噬了過去十年全球發展成果,亦使發展中國家遭受重創。非洲國家面臨著以下情況和挑戰:一方面,新冠疫情使非洲國家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目前復蘇仍相對緩慢,政府債務負擔持續加重。這使得諸多非洲國家國內財政的衛生預算投入變少,對外部衛生援助資金高度依賴;另一方面,非洲在新冠疫情期間同時出現猴痘、埃博拉、鼠疫、黃熱病、拉薩熱等疫情,并長期面臨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傳染病的威脅,使其疾病負擔持續加大,甚至更為嚴重。例如世衛組織報告顯示,新冠疫情使非洲瘧疾診出率下降了4.3%,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瘧疾死亡人數增加了13%。這也使得全球健康發展鴻溝不斷加大,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嚴重受阻。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2022年發布的年度報告指出,“目前距離2030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過半,但幾乎所有關鍵指標都無法如期完成”;世衛組織今年五月發布的報告稱,“由于新冠大流行對全球健康造成損失,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持續放緩。”

    中國一直是非洲發展的堅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中非醫療衛生合作又是其中最閃亮的“名片”。自1963年以來,中國持續向非洲派遣醫療隊,目前在非洲45國派有46支醫療隊執行援外任務,隊員有近千人,共100個工作點,診治患者累計超2.3億人次;自2015年以來,中國同非洲41個國家的46 家醫院建立了對口合作的關系,旨在培養當地專科骨干團隊、提升專科診療服務能力;此外,中國還向40多個非洲國家派遣短期醫療專家組開展義診服務,依托援外醫療隊和援建醫院開展婦幼健康示范項目,還幫助非洲國家升級現代化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等。在公共衛生領域,中國則積極幫助非洲國家應對各種傳染病和重大公共衛生危機。特別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樹立了合作抗疫的典范。

    世衛組織曾明確提出完整的醫療衛生體系有六大基石,即醫療服務提供、衛生人力、醫藥產品、衛生籌資、衛生信息、領導與治理等。總體來看,目前中國對非洲國家的衛生援助與合作主要側重在促進醫療服務的提供、開展衛生人力合作、促進醫藥產品可及等領域。根據當前非洲國家遭遇的新形勢、新挑戰及世衛組織對醫療衛生體系的定義,中非可在以下方面深化和拓展合作,為構建中非衛生健康共同體做出新貢獻:

    其一,深化中非公共衛生體系合作。通過參與非洲疾控中心建設,支持非盟及各個非洲國家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同時,統籌整合相關醫療援助資源,對區域內重大傳染病的開展中非聯合防治研究,實施相關的防治計劃,切實提升區域內民眾的整體健康水平。

    其二,推動中非醫療信息化共享與合作。新冠疫情凸顯了發展中國家對健康信息化的迫切需求,而近年來非洲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使上述合作成為可能。可針對非洲的現實需求提供適宜的產品、技術和服務,通過移動醫療、遠程醫療等方式將診斷、治療等線下行為移到線上,下沉優質醫療資源,有效提升非洲基層醫療水平。

    其三,拓展合作伙伴,不斷提升話語權。建議加強與國際組織、國際發展援助伙伴及國內民間組織等開展務實的三方、多邊合作,并撬動更多國際資源支持南南衛生合作;同時,應充分利用多邊機制和平臺,對相關全球健康議程設定、規則制定、技術標準設置等方面,貢獻中國與非洲的智慧和經驗,提升雙方的國際話語權。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