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由全國 20 多個協會學會相關單位聯合主辦,深化行業影響、提升賽事規模與深度,推進我國智慧醫療創新生態建設與發展。大賽以“賽事、展示、論壇”的模式,探索數據的開放共享和創新應用,進一步挖掘優秀項目,加速產業和人才雙發展。推動智慧醫療、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持續維進智慧醫療創新生態圈發展,為“健康中國”貢獻創新智慧,打造智慧醫療創新的“中國模式”。
項目名稱:中醫遠程診療云平臺
參賽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聯合參賽單位: 南昌云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西師范大學
參賽人員:姜磊
項目起源:本項目源于我院于2018年上線的微信小程序,實現了在線門診掛號、繳費、排隊等一系列便民醫療服務,獲得患者一致好評,也收獲了很多熱心患者的更多建議,其中各地市遠程患者對于復診還需要線下跑腿的看病的意見尤為突出,很多患者僅僅是為了能夠開取處方單拿藥,需要花費大量交通住宿費用,更重要的是浪費大量時間。
根據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及衛建委《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我院創新建設了“互聯網遠程就診”項目,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建設了以遠程掛號、在線視頻復診、在線開單(處方單)、在線審方、藥品快遞為核心功能的中醫云平臺,根據中醫特色,我院中醫云平臺還建立了“我要熱敏灸”、“互聯網+護理”等極具中醫特色的小程序矩陣,為患者提供遠程醫療護理知識、收集患者相關數據、提供智能健康評測、專家遠程視頻護理指導等特色功能,另外還將額外提供中英文切換功能,將中醫文化推廣到全球。
痛點、難點:一:宣傳難:一直以來,我國傳統中醫文化和診療都被披上一層神秘面紗,無法在國際乃至重要事件上發揮重大作用,不被全球乃至國內患者所信賴;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央高度重視中醫藥系統,劉琦書記以及易省長親自到我院指導工作,指出本次疫情對我省中醫藥系統既是壓力,也是機遇和挑戰,希望江西省中醫院積極應對,制定出預防、救治和康復的有效的中醫藥方案,為患者帶來福音,為人類做出貢獻。
二:復診麻煩:其次中醫系統更加注重長期調理,而以往患者在我院專家診斷后,過一到兩周,還需要到醫院復診,根據身體狀況在做下一步診療,對于地市以及外省患者而言,意味著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費用在往返路程以及住宿上,費時費力。
三:無法居家調理:中醫特色護理、調理,比如熱敏灸等,是需要長期堅持多次完成,適合居家日常護理完成;患者沒有醫生指導,無法在家完成,因此需要線下跑腿,每周2到3次到醫院;
思路、方法:需要解決上述中醫系統存在的各類問題,需要整體系統考慮,充分抓住機遇,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破解難題:
一、充分采用移動互聯網微信公眾號、頭條抖音等新媒體傳播特性,以及直播等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弘揚中醫文化; 接受新冠肺炎這樣的重大事件的挑戰,抓住機遇發揮中醫系統重大作用,目前中醫系統已經被全球眾多國家所接受,江西省中醫院不僅僅作為省內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還輸出到國外,比如哈薩克斯坦等國家。
二、充分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構建在線復診掛號、視頻診斷、在線開單、在線審方、藥品快遞的互聯網診療系統,實現患者足不出戶,在家輕點手指,即可像網購一樣完成復診以及藥品到家一系列醫療服務。
三、積極響應互聯網+醫療國家政策,構建互聯網結合中醫特色以及科室特點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比如“我要熱敏灸”“護理網護理”小程序就是我院推出的中醫特色互聯網服務,將中醫如何防治新冠肺炎等知識傳播到世界各地,并且提供專家及護理遠程視頻指導等貼心服務。
創新點:一、 積極引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構建了在線圖文問診、視頻問診、智能問答和智能在線評測等創新醫療服務。
二、 在國家大的政策指導下,先試先行,快速迭代,在整體互聯網醫院大的框架下,優先上線互聯網診療、圖文視頻問診、遠程護理指導等創新業務。
在全國大的互聯網醫院建設浪潮中,我院堅持走中醫特色互聯網服務,結合中國特色,創新推出“我要熱敏灸”“中醫遠程護理”等極具中醫特色的醫療服務。
推廣及意義:本項目在于創新性的構建了一整套中醫特色的在線診療云平臺,結合國家互聯網醫院大的背景、中醫特色、科室特色,逐步試點各科室互聯網診療服務模式,為將來大的互聯網+中醫醫院探索,積累寶貴經驗。
本項目目前已經成功在江西省中醫院試運行,并逐步推廣;如果能普及到全省各中醫系統,乃至全國,對于弘揚中醫文化、傳承國粹精神,有著重大意義,使得中醫系統在應對新冠肺炎等各類重大事件時,發揮重大作用。
第六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開啟報名
由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發起,全國 40 個省市相關協會學會、行業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定于 9 月舉辦。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人才強國”戰略和“數字中國”政策規劃引導,發揮大賽創新導向作用,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意識、普及與推廣創新成果,積極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驅動服務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數字技術創新重大突破,應用創新全球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