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醫保局等七部門印發了《安徽省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對擺脫貧困的縣在規定的5年過渡期內,調整現行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政策,在堅持醫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時,增強對困難群眾基礎性、兜底性保障,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常態化保障平穩過渡,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一、個人參保實行分類資助。民政、鄉村振興部門根據家庭困難程度,對原貧困人口新劃分認定為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和納入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的人口。從籌集2022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開始,對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由醫療救助資金給以全額資助;對低保對象的個人繳費按80%—90%定額資助,對返貧致貧人口的個人繳費按70%—80%定額資助;監測人口的個人繳費,按50%定額資助。未納入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的穩定脫貧人口按標準退出醫療救助資助參保政策,轉為按規定享受居民醫保參保普惠性財政補貼。
二、分類調整醫保傾斜政策。從2022年1月1日起,調整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政策等脫貧攻堅期內的超常規措施安排,平穩過渡到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梯次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費用負擔。增強基本醫保保障功能方面,全體參保人員公平普惠享受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鞏固提高基本醫保待遇水平,在縣域內就診發生的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穩定在70%左右;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方面,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傾斜支付,較普通參保居民,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取消封頂線;夯實醫療救助托底保障方面,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監測人口等的個人自付合規醫療費用按規定給予救助。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醫療救助不設起付線,救助比例分別不低于80%、75%;返貧致貧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1500元、救助比例不低于70%;監測人口醫療救助起付線3000元、救助比例不低于60%,年度救助限額最高5萬元左右。經醫療救助后個人負擔仍然較重的,適當給予傾斜救助;建立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醫保部門將經基本保險、大病保險等報銷后個人自付費用仍然較高的人員信息反饋民政、鄉村振興等部門,及時預警、提前介入、精準幫扶,穩定脫貧人口及普通參保居民中符合條件的大病患者可以依申請享受醫療費用救助。
三、統籌醫療醫保醫藥服務。提升醫保服務能力方面,構建全省統一的醫保經辦管理體系和醫保信息系統平臺,全面實現市域區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提高醫保保障績效方面,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保持基金監管高壓態勢,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查重處醫保違法違規行為;補齊醫療服務短板方面,優化城鄉醫療服務資源均衡配置,發揮簽約家庭醫生的健康“守門人”作用,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提高優質醫療服務可及性。
【來源:市醫療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