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蓬勃發展,不斷賦能醫療健康領域。“智慧醫院”、高新技術深刻改變了醫療模式,改變患者就醫體驗,也極大提升了醫療服務質量。
數據多跑路,群眾就能少跑腿。近年來,瀘溪縣積極整合各類平臺資源,整體推進縣鄉村三級衛生健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群眾就醫就診基本實現“一網聯通、一鍵診療、一站會診、一體服務”。
信息化賦能 智慧醫療健康服務“一網聯通”
瀘溪,幅員1565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47個村(社區)。
農村交通不便、居住人口分散等現實,導致這里在過去很長時間里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群眾看病就醫難矛盾突出。
近年來,將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結合,瀘溪以信息化的“一張網”將衛生健康服務沉到了“網底”,破解廣大農村地區的就醫難,實現了城鄉就醫的“同頻共享”。
今年九月,武溪鎮村民張大爺因突發胸痛,來到鎮中心衛生院就診。在看過病人檢查報告后,衛生院接診醫生打開電腦查看他的電子病歷。很快,他的以往病史和之前的住院情況出現屏幕里。與此同時,瀘溪縣人民醫院心內科醫生通過遠程協助“接手”了這一病例,在線查閱了病人的過往病史、檢查結果后,給出了轉院的建議。
以信息化賦能新發展。近年來,瀘溪縣依托區域智慧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一張網”,堅持實施信息化建設“一盤棋”,瀘溪縣用不斷奔跑的數據,沖破了制約醫療資源均等化服務的瓶頸,打通了醫療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為加快智慧醫療推廣應用,瀘溪縣出臺了《遠程醫療系統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推進瀘溪縣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構建州、縣、鄉、村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一體化格局,促進區域間、部門間、醫院間醫療信息數據互聯互通與融合,實現一碼共享、一鍵結算、一生服務、一網共享的區域醫療健康的服務體系。
全縣所有醫療機構全面完成信息化基礎數據錄入,并實現并線上網,打造了縣人民醫院、浦市鎮中心衛生院、浦市鎮浦溪村等一批信息化試點。群眾就醫就診實現了辦卡綁卡、預約掛號、全流程導診、診間支付(醫保余額支付)、費用查詢、報告查詢、線上門診服務、線上住院服務、線上問診、遠程診療、病歷共享等一系列信息化健康服務,并實現居民健康檔案及身份識別、電子病歷、診療信息、報告單結果等信息在不同醫院互通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