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銅:我認為目前制約智慧醫療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其一,從技術上目前尚未做到相關技術標準的統一和互聯互通,這其中還涉及數據隱私與安全的問題。例如,我國移動醫療的標準體系、醫療健康病人數據的歸屬問題等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完善。
其二,從服務上看,智慧醫療涉及的醫療健康參與方眾多,包括醫生、患者、醫院、政府機構、保險機構等。如何讓眾多參與方在智慧醫療的場景下進行協同,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其三,如何將智慧醫療技術與醫療健康的業務場景深度融合,也是服務方面面臨的挑戰,是需要思考的問題。現在其實很多智慧醫療的項目落地并不理想,雖然技術上很高端,但是在實際場景中非常難以普及。例如研發的手術機器人,由于在有用個性化、易用性或者市場費用等方面存在制約,技術和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還不夠,使得落地困難。
此外,目前智慧醫療知識體系仍處于比較碎片化的階段,需要各方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和磨合。在此期間,政策和市場需要給予智慧醫療發展更成熟、更體系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