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騰訊網
5G+醫療健康應用廣泛落地,助力打造優質醫療資源
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特點,可以激發醫療行業更多潛能。截至2021年6月,我國累計建設5G基站已達96.1萬個,基本覆蓋全國各大城市,為5G+醫療健康奠定了基礎。
促進醫療產業轉型升級,我國早有動向。去年3月,國家發改委與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組織實施2020 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寬帶網絡和5G 領域)的通知》,強調面向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5G 智慧醫療系統建設。
此次首批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發布,將推動5G在醫療健康,尤其是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名單中有5G+急診救治、5G+遠程診斷、5G+遠程治療、5G+遠程重癥監護(ICU)等8大方向,幾乎覆蓋了5G+醫療的全部領域,申報單位則覆蓋了醫院、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企業、大學等,這些項目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新的醫療創新和進步,帶動整個醫療信息化生態圈聯動。
5G+醫療健康潛力無限,運營商大顯身手
為滿足民眾日益提高健康醫療需求,智慧醫療、創新醫療、數字醫療等醫療衛生信息化發展成為新趨勢。應運而生的5G技術持續為無線化、遠程化、智能化的智慧醫療賦能。
在數據共享方面,5G高速、高效的特性,可以實現相關醫療數據的快速傳輸和同步調閱,例如放射影像、病理情況等,實現云端遠程會診,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困境。日前,依托中國電信5G環境,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重慶市婦幼保健院,以及家住重慶的小娟就通過三方連線開啟了一場基于5G賦能的基因大數據平臺出生缺陷遠程會診,僅用時7分30秒就完成了數據的下載和上傳足不出戶便輕松完成了就醫和會診。
5G+遠程手術同樣如此。通過中國電信5G網絡保障,今年5月,京藏實施了國內首例大骨節病5G遠程手術,使偏遠地區患者在當地接受北京頂級專家手術治療,大幅度提高手術的質量和安全性。
5G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更是大顯身手。例如8月初湖北張家界突現疫情,中國電信張家界分公司,依托5G和云技術等“黑科技”硬核助力張家界疫情防控。通過5G云電腦,醫護人員只需人們的身份證即可迅速查驗核酸檢測信息,大大提升醫護人員工作效率。
5G+醫療健康未來可期,機遇和挑戰并存
不論是遠程診斷,或是疫情防控,5G技術在醫療領域的落腳點始終在于便利民眾、服務人民、提升醫護工作效率。5G+醫療健康在運營商新基建的推動下勢必會改變未來醫療生態,但也面臨以下幾點挑戰。
第一,在大數據背景下,患者的個人信息都以數據的形式被保存,而一旦數據遭到泄露,患者的個人信息,尤其是病例信息可能會遭到別有用心者利用,從而造成嚴重后果。
第二,各研發機構、企業、醫療機構之間數據標準化程度不夠,制約5G技術在醫療數據開發、共享、交換之間的效率。
?
第三,5G建設速度雖然很快,基站覆蓋也比較全面,但覆蓋場景多為室外,而目前醫療環境大多是在室內,這需要運營商根據醫院的不同建筑結構,不同科室的功能分區,重新布設5G室分系統,難免給運營商帶來了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