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項目展示 | 財政電子票據在綜合醫院中的應用——醫療領域“新基建”

    項目展示 | 財政電子票據在綜合醫院中的應用——醫療領域“新基建”

    2023-07-10 業界 劉婷
    項目展示 | 財政電子票據在綜合醫院中的應用——醫療領域“新基建”已關閉評論

     

    第四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由全國 20 多個協會學會相關單位聯合主辦,深化行業影響、提升賽事規模與深度,推進我國智慧醫療創新態建設與發展。大賽以賽事 展示:論壇”的模式,探索數據的開放共享和創新應用。進一步挖掘優秀項目,加速產業和人才雙發展。推動智慧醫療、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持續維進智慧醫療創新生態圈發展,為“健康中國”貢獻創新智慧,打造智慧醫療創新的“中國模式”

    項目名稱:財政電子票據在綜合醫院中的應用——醫療領域“新基建”

    參賽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計劃財務處

    聯合參賽單位: 重慶市財政局非稅征收管理中心、福建博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參賽人員:王友俊、賀侃

     

    項目起源:2017年財政部開始進行電子票據改革,到現在已經進入全面深化應用的階段。2019年7月30日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全面推行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通知》財綜〔2019〕29號文件,規定各地區應在2020年底前推廣運用醫療收費電子票據。

    重慶市財政局于2018年印發《重慶市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結合重慶市實際,啟動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并制定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與2018年11月正式啟動試點工作,并于2019年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財政電子票據。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及電子簽名法等相關法規的完善,電子票據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機構作為民生關注的重點,解決老百姓的收費票據交付,打通患者就醫掛號、就診、交費、票據交付全閉環電子化管理,在推動醫療便民利民化的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重慶市財政第一批試點單位之一,緊跟財政電子票據改革步伐結合本院的場景和業務特性于2018年開啟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系統項目規劃及建設,實現醫療票據的申領、分發、開具、交付、存檔、對賬、入賬管理,滿足醫療機構電子票據應用需求。

     

    痛點、難點:患者取票保管難:對患者而言,傳統的紙質票據存在取票效率低、易丟失、票面信息易損壞、虛假票據防范難等問題,患者就醫體驗得不到提升,容易滋生醫患矛盾。

    醫院票據管理成本高:對醫院而言,大量的紙質票據在申領、搬運和打印過程中無形增加了醫院財務、人力和時間成本,同時基于票據存儲年限的要求,多年累積的大量紙質票據的存儲難、查詢難。

    醫院財務核對記賬繁瑣:傳統紙質票據在財務管理需由醫院財務人員在票據記賬、入賬、核銷等個別環節手工錄入和操作,增加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虛假醫療票據:傳統醫療票據盡管在票據印制過程中附加了很多防偽標識。但是,由于票據印刷成本較低,不法分子采用偽造、變造、克隆等手段,利用假票據進行騙保。

     

    思路、方法:在“統一規劃、頂層設計、分步實施”的總體原則指導下,醫療電子票據管理系統的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統籌建設。為確保醫療電子票據全國流轉和社會化應用的目標能夠最終實現,我們依據財政部相關規范,對醫療電子票據相關標準、制度、關鍵支撐服務、核心業務系統、社會化應用體系等進行頂層設計,為醫療票據管理和改革奠定基礎。

    高效先進。應充分借鑒互聯網行業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設醫療電子票據平臺,以解決海量電子票據帶來的高并發和存儲壓力。基于關系型數據庫的解決方案已經不再滿足醫療電子票據的查詢和存儲要求,適時引進大數據、分布式存儲等先進技術來解決未來醫療票據系統面臨的大數據量和高并發需求。

    有序推進。醫療電子票據代替紙質票據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會有一段時間的共存期。通過醫療電子票據系統的設計和建設,逐步優化服務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充分利用已有的醫療票據電子化改革成果,在現有的電子票據管理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實現從紙質票據管理模式到電子票據管理模式的平穩過渡。

     

    創新點:就醫人員:可實現線上業務辦理、繳費結算以及實時獲取電子票據的一站式的就醫服務。縮短或者消滅患者入院、出院排隊時間。同時為患者提供了電子票據獲取、保管、查看等功能,避免了紙質票據損壞、丟失等風險提升整體就醫體驗。

    醫療機構:推動無紙化進程減少購票成本、管理票據成本、存儲票據成本、為收費憑證入賬創造前提。同時減少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大幅度降低數據核對及數據統計的難度,提高對賬效率,減少手工統計票據時間,降低差錯率,票據申領、核銷轉為全線上,更方便。通過電子票據關聯財務記賬附件使財務報表更為精準,提供決策依據的同時豐富內控手段。

    監管方:通過規范票據使用提升監管力度,實現票款一一對應,財政對于票據監管、核查難度大幅降低。

    支付方:醫保、商保等第三方支付獲取支付憑證難度降低,根源上解決重復報銷問題。

    全社會流通:通過區塊鏈技術、大數據技術和電子票流通結合起來,利用區塊鏈集體維護、多方協作、可證可溯、可信共享的技術優勢,創新業務應用模式,探索多方共建系統,打破信息孤島,共建電子票據業務生態。降低電子票據應用信任成本,實現報銷單位之間報銷狀態共享。

     

    推廣及意義:隨著“互聯網+醫療”在我國的逐步發展,傳統的紙質票據管理系統已經不能匹配現代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步伐。醫院推行電子票據后,節約了大量財政票據印刷成本及人力資源成本,大大減輕了醫院的票據使用和保管壓力。同時財政電子票據的應用能夠引發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為醫院構建起一整套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財務服務體系。醫院推行電子票據后,加快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可以實現會計業務全過程自動化,提高醫院信息化、自動化水平。

     

    項目展示 | 財政電子票據在綜合醫院中的應用——醫療領域“新基建”-智醫療網

    第六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開啟報名

    由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發起,全國 40 個省市相關協會學會、行業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定于 9 月舉辦。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人才強國”戰略和“數字中國”政策規劃引導,發揮大賽創新導向作用,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意識、普及與推廣創新成果,積極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驅動服務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數字技術創新重大突破,應用創新全球領先。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