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衛計委將健康醫療大數據解讀為:健康醫療大數據涵蓋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個人健康,又涉及醫藥服務、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養生保健等多方面數據的匯聚和聚合。目前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中“國家隊”穩居龍頭,而在產業鏈各環節尤其是下游應用細分領域則由各具優勢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企業所占領。
應用領域廣泛 顯著影響醫療行業變革
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一個應用分支,主要指在人們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等過程中產生的與健康醫療相關的數據。
我國的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可追溯至2009年新一輪醫改,電子病歷等醫藥衛生信息化成為深化改革“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截至到目前行業已擁有十余年的數據積累,成為改善醫療矛盾、提高醫院服務效率和助力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并在臨床科研、公共衛生、行業治理、管理決策、惠民服務和產業發展等方面顯著影響著整個醫療行業的變革。
根據健康活動的來源劃分,醫療健康大數據可以分為臨床大數據、健康大數據、生物大數據、運營大數據四個方面。健康醫療大數據不僅具有大數據的“4V”特點,還包括時序性、隱私性、不完整性等醫療領域固有的主要特征。
目前,健康醫療大數據可廣泛應用于臨床診療、藥物研發、衛生監測、公眾健康、政策制定和執行等領域,其海量性、多樣性的特點和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可為健康醫療產業帶來創造性變化,全面提升健康醫療領域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數據量規模巨大 市場規模不斷上升
伴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多個利好政策的出臺、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大數據存儲及分析能力提升,我國醫療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并獲得了廣泛應用,相關數據呈爆發性增長,數據價值得以充分挖掘,醫療大數據產業步入了快速建設期。
從數據量上看,根據EMC和IDC發布的報告,2013年全球醫療保健數據量為153EB,預計年增長率為48%,這意味著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2314EB(2.26ZB),醫療數據的總量約占到全球所有數據容量的5.1%。
伴隨著中國醫療衛生服務的信息化進程推進和電子病歷的廣泛應用,有價值的醫療大數據快速增長,可供醫生、研究者和患者使用的數據量極大地提升:醫療數據中心的穩步建設和城鄉醫療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將積累大量數據,個人健康管理的推進也將產生越來越多的個人日常健康監測信息,根據估算,中國一個中等城市(一千萬人口)50年所積累的醫療數據量就會達到10PB級。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和居民健康管理意識的增強,我國醫療和健康服務需求不斷提高,下游應用需求的拓展帶動了醫療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伴隨著區域數據中心建設的推進和社會資本的不斷涌入,企業增長活力持續迸發,我國醫療健康大數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根據數據,2016-2018年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8年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56.3億元,同比增長37.8%。根據當年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狀況判斷,2019年中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市場規模達78億元。
各大企業深耕細分領域 各具優勢
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可以劃分為三層次,各層次的企業競爭呈現不同特點:
第一層是基礎層,包括數據采集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采集端口,其中數據采集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主要是做傳統醫療信息化的企業(軟硬件/系統集成/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平臺),數據采集端口包括患者/醫院/耗材/藥品。
基礎層企業主要依托醫療信息系統和實驗項目進行數據收集,多年深耕于醫療采購信息化領域的【藥械網】。藥械網已入駐采購商5300多家、供貨商3700多家,渠道總買賣額達176億元,為行業整體降低收購本錢達20%以上,較好地解決了民營醫療、醫藥流通中所存在的傳統供應鏈層級多、功率低下、收購辦理本錢高等痛點難題。未來,藥械網將繼續以創新開展為中心驅動力,助力健康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開展。
第二層是數據層,目前市場上主要是做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的企業,涉及的業務包括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安全、數據交易、數據標準化、數據整合平臺等。如提供云計算的阿里云、騰訊云和金山云等服務商,通過構建云服務生態圈,憑借合作伙伴協同發展戰略,賦能醫療行業解決方案創新研發和推廣。
第三層是應用層,主要是面向各種應用場景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服務企業,應用場景包括臨床應用、精細運營、健康管理、輔助診療、醫療保險、醫藥研發、醫療物聯網等。
目前健康醫療數據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中,細分市場空白較多,各家企業業務處于鋪量階段,短期內將不會形成業務全領域覆蓋的龍頭企業。
藥械網是國資控股的藥械產業互聯網平臺,是市、區政府重點支持的龍頭企業,主要為藥械廠商和醫療機構提供一站式陽光交易、數字系統、銷售總代、采購托管和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幫助醫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降低采購、時間、資金、人員、損耗成本,助力社會辦醫高質量發展,賦能藥械廠商可持續發展!
來源:云掌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