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互聯網+”助推分級診療改革步伐

    “互聯網+”助推分級診療改革步伐

    17日上午,在重慶市發改委、市衛計委、市扶貧辦等部門的見證下,三甲醫院西南醫院、二甲醫院奉節縣人民醫院、阿里健康和奉節縣扶貧辦在啟動儀式現場簽署了合作協議。阿里健康副總裁馬立向記者介紹,這是首個下沉到村醫的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式,通過互聯網將村醫和縣醫院、省級醫院連接在一起,提升當地的整體醫療資源效率,亦有助于推動分級診療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什么是互聯網分級診療?以新聞為例,村醫負責處理村民大多數常見疾病,但是針對一些應對不了的棘手癥狀,村醫可向上一級縣醫院發起遠程醫療咨詢獲得幫助;如縣醫院判斷患者病情復雜,可在線邀請三甲醫院專家會診,必要時則把患者轉診到三甲醫院。患者痊愈后,三甲醫院發起向下轉診,使得患者可以回到縣和村康復治療。

    眾所周知,實施分級診療,缺的就是吸引醫生下基層的機制,以及基層醫療能為民眾解決什么?而互聯網診療則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這一難題,患者在基層的診所就能遠程接收專家們的診斷,這便化解了患者對基層醫務水平的擔憂,足不出戶便能夠接受到一流的診療服務。為患者節省了時間和經濟負擔的同時,也能夠緩解三甲醫院的負擔。

    所謂分級診療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但分級診療的推動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原有的醫療機制之下,分級診療缺乏推動的平臺和動力。中辦和國辦在日前轉發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應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健全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為實現連續、協同、整合的醫療衛生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其重要目的便是希望通過“互聯網+”破解分級診療難題。

    通過重慶的做法來看,互聯網分級診療有三大優勢:一者,打通了省、縣、村的醫療資源體系 ,毋庸贅言的是,醫療資源集中的醫院缺乏分級診療改革的動力,而網絡分級診療則自下而上地打破了原有制度的藩籬;二者,通過排班等方法使得相關專家能夠利用碎片時間對下層醫療機構的咨詢請求作出及時回答,化解醫療行業專家數量、時間等資源匱乏的傳統問題;三者,依托于此的大數據與海量信息,醫療衛生部門能更科學理性地完成制度設計、醫療工作者能更便利系統地提升科研水平,乃至事半功倍地建立風險評估與預警機制。

    此前有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超過77億,比改革之初的49億人次增加了57%,與這一變化相對應的,是我國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農村基層地區相對匱乏、醫療水平不高的不爭事實。“互聯網+”容易打破時空的限制,也降低了經濟成本,從這個角度來說,利用互聯網助推分級診療模式創新大有可為。

    來源:華聲在線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